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面设计视觉构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平面设计视觉构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所谓“平远”,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平远法以俯视的视角构图,最易表达平淡冲和之境界,呈现优美。犹如登高望远,心胸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心境获得极大地释放。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所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鹊华秋色图》这幅画在构图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切景物,山、树房屋等等都安置在…个向远处延伸的平面上,形成纵深的视觉效果。类似这种“平远”的画法,虽然在宋画如《清明上河图》开头一段,和《江山秋色图》部分段落中已经出现。然而不借助巨石、山冈,描绘出这样开阔,这样明显的纵深效果,似乎还是首例。这种处理空间的手法和传统的重叠式(层峦叠嶂)、三段式(江岸望山)、特写式(一角半边)的布局相比,虽不能说是构图法的进步,但毕竟表现出画家尊重自然,再现自然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平远之景的表现技法。 《鹊华秋色图》在描绘景物方面,笔墨技巧也有所独创。作者表现华不注山正面运用“荷叶皴”,线条从上直落,交义处稍留空白,突出嶙峋之姿。侧峰用“解索皴”。整个山体两边皴擦少,均用墨染,边线模糊,但体积感较强。鹊山用披麻皴,皴法较密。汀岸、平原画得最精彩。画家虽然仍采用长披麻皴表现,但以笔力的轻重,线条的疏密,落墨的深浅干湿,描绘出平源河流水陆交接、汀岸转换、由近至远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节奏和生命。画上树干不是用两条线勾廓外形,而是把边线与树皮的纹理结合在一起勾绘。用笔似乎旋转,线条往复重叠,显得非常灵动,而又能增添树干的质感。垂柳画法虽出自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但笔法与其它树木颇为协调。画上近景中景的树叶,点绘得比较疏朗,表现出秋天的特点。远树画得简洁,整体感较强。芦苇水草、人物渔舟用笔细劲,也增添了画面细秀婉约的。情调。另外,在中段树丛间画家描绘一株株的高梁,这是文人山水画中很少见到的植物,显然作者非常熟悉和热爱农家的生活。
关于平面设计视觉构图和平面设计 视觉设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平面设计视觉构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平面设计 视觉设计、平面设计视觉构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bzz.cn/yinshiyangsheng/shiyongjun/42085.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4-21
时间:2024-02-14
时间:2024-06-21
时间:2024-08-25
时间:2024-05-16
时间:2024-07-11
时间:2024-03-06
时间:2024-02-16
时间:2024-05-28
时间:2024-05-24
时间:2024-05-24
时间:2024-06-27
时间:2024-05-11
时间:2024-11-13
时间:2024-02-01
时间: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