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集中型形态: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这种类型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城市往往以同心圆式同时向四周扩延。主要城市活动中心多处于平面几何中心附近,属于一元化的城市格局,建筑高度变化不突出而比较平缓。市内道路网为较规整的格网状。这种空间形态便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也容易组织市内交通系统。
2、带型形态: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其子型有U型、S型等。这些城市往往受自然条件所限,或完全适应和依赖区域主要交通干线而形成。
3、放射型形态:建成区总平面的主体团块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包括指状、星状、花状等子型。这种形态的城市在一定规模时多只有一个主要中心,属一元化结构,而形成大城市后又往往发展出多个次级副中心又属多元结构。这样易于组织多向交通流向及各种城市功能。
4、星座型形态:城市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成的复合式形态。最通常的是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卫星城镇。
5、组团型形态:城市建成区是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这多是由于较大河流或其他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种形态属于多元复合结构。如布局合理,团组距离适当,这种城市既可有较高效率,又可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6、散点型形态: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资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平原都可能有此种城市。通常因交通联系不便,难于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每一组团需分别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城市空间形态广义可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
城市空间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式。
1、特点不同
城市的空间结构指的是横向各部分、纵向各部分的组织方式和关系;形态指的是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那狭义理解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指的是各部分空间的组织方式、关系和表现形式。
2、表现不同
城市的空间的机构和形态往往是受到社会、经济、政策、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直观的、物质层面的关系和形式,所以,要深入理解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需要去了解清楚是想关注哪个方面、哪些条件下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
关于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和空间形态设计说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空间形态设计说明、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bzz.cn/yundongyangsheng/ws/45235.html
相关热词:
时间:2024-02-25
时间:2024-02-12
时间:2024-02-04
时间:2024-12-24
时间:2024-04-14
时间:2024-02-24
时间:2024-02-18
时间:2024-10-21
时间:2024-10-06
时间:2024-02-05
时间:2024-07-01
时间:2024-02-02
时间:2024-02-21
时间:2024-02-25
时间:2024-09-20
时间:2024-08-18